听力损失会对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工作生活的交流沟通障碍,年幼儿童语言和言语的发展障碍,儿童及老年人的认知困难,成人的人际关系尴尬紧张;同时对教育、就业及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压力。于是以助听器为代表的听力辅助设备市场就逐渐受到大众的关注。
有机构统计,2020年全球助听器市场规模为64.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3.3亿美元,5年间市场规模增加28.7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5.18%。然而,尽管听损人口数量巨大,但使用助听器解决听力问题的人数却不多,数据显示,全球助听器覆盖率大约为17%。而在中国助听器渗透率占比更是不足5%。这一数据背后是中国广大患者对于很多价格因素的无奈,也有对听力问题的误解。
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如今我中国六十岁以上老年人里有百分之三十二是听力障碍,目前市面上的助听器根据效果、性能从200-50000元不等,如果根据一台助听器七千元的单价来计算,那么整个市场空间有5000-8000亿元。并且按照企查查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的助听器相关企业是一点零三万家,在2018年新增就一千四百七十一家,同比增长了百分之三十点十八,是近十年我国新增助听器相关企业比较多的一年。虽然中国的助听器企业有很多,不过因为起步较晚,目前中国的听力辅助设备市场还是由进口产品主导。目前国内主要助听器品牌包含以模拟机为主的锦好医疗、中德、沐光助听器,与主打专业助听器的爱听科技、新声科技、欧仕达等。其中,去年锦好医疗成为北交所首家精选层过会企业引发业内不小的轰动。锦好医疗公开表示,将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1250万股募资2.5亿元,用于包括智能助听器设计研究中心等多个项目。作为3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医疗器械企业之一,锦好医疗一直有着成为世界助听器领头品牌的美好愿景。但目前企业无论是在业绩还是产品上,都有较大的进步空间。目前全球有六大助听器品牌,这六大品牌的称呼已经延续多年,分别是德国西门子(现为西嘉)、瑞士峰力(Phonak)、丹麦瑞声达(GNResound)、丹麦奥迪康(Oticon)、丹麦唯听(WIDEX)、美国斯达克(Starkey),这六大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全球销售额95%,20多年来基本垄断了全球助听器芯片的研发及生产销售。目前这六大品牌都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了,目前国外品牌就占据了中国百分之90%以上的助听器市场份额。助听器是按照放大信号的处理方式分为模拟助听器与数字助听器,在技术方面,助听器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好坏,主要算法包括降噪技术、宽动态压缩技术、声反馈抑制技术等。例如,降噪技术作为现代数字助听器技术中非常核心的部分,助听器要对听力障碍人士的听力补偿方面达到最佳效果,需要充分识别通信设备内部噪声、传输媒体噪声、周围环境等其他噪声,以取得排除干扰外的纯净的原始语音。进口助听器品牌的发展历史悠久,助听器的质量稳定、技术成熟、产品创新能力强。中国本土助听器企业发展起步较晚,不具备自主芯片的研发能力,芯片大多依赖进口,产品同质化严重,技术和功能无法超越进口品牌,生产高端助听器的成本和进口品牌相比也处于劣势。在国产市场中,锦好医疗主要以中低端的模拟机销售为主,占比达87.78%,并且从近期京东以及淘宝两大电商平台数据来看,锦好医疗销量最佳的助听器产品为500元左右的模拟机。对于数字机来说,虽然锦好医疗数字机的营收在逐步扩大,但是公司尚未掌握其中的芯片和实现助听器相关功能的算法等核心技术。锦好医疗亦表示,自家企业数字助听器与六大国际品牌仍有很大差距,目前企业数字助听器芯片通道数最高为6,而六大国际品牌可以达到48以上。不过,锦好医疗面临的问题也是大多数国产助听器企业的通病。相对于国外品牌占据的中高端助听器市场,技术与零部件是限制国产助听器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助听器产品的授话器、麦克风以及芯片等零部件多被跨国集团所垄断,而助听器的声音质量以及功能大多由芯片决定。所以目前国内的助听器市场想打破垄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随着众多创新企业的崛起,或许能加速这一领域的迈步向前。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