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支持
联系我们

杨浩(销售总监)
展会咨询QQ: 515616785
手机: 18964878976

首页 新闻中心

智慧医疗基建崛起!国产替代有大机遇?

在美剧《实习医生格蕾》中,格蕾斯隆纪念医院遭遇黑客入侵,被要求支付巨额比特币,否则医院各种系统将被黑,不能使用。

这类场景目前已进入现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为医院信息与网络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AI+医院,这一全新的医疗生态,正逐渐改变我们对传统医疗的认知,开启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然而我国医院内部的信息基础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医疗机构网络安全事件频发 信息系统国产替代势在必行

随着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深化,其数据的高价值性和系统的脆弱性日益凸显,使得网络攻击事件频发。2021年,全球医疗机构遭受的勒索软件攻击高达166起,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美元。更令人震惊的是,黑客对医疗行业的破解尝试曾达到单日80万次的惊人数字。这一严峻形势迫使医疗机构必须立即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以应对不断升级的网络威胁。

在此背景下,中国卫健委等三部门于2022年8月颁布了《医疗卫生机构网络安全管理办法》。这是卫健委首个针对医疗网络安全的具体管理办法,旨在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该办法强调,在医疗行业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同步规划、建设和实施安全保护措施,确保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这一重要举措将为中国医疗行业信息与网络安全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动医疗行业在保障患者信息安全、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更大进步。

医院国产化替代的顺序将从不直接涉及医院诊疗业务的信息系统开始,至不提供诊疗服务的业务系统。目前,这两类业务所对应的应用系统将和行政办公类电脑终端设备一起,率先完成国产化改造,即承载该类业务的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和网络安全产品将全部替换为符合信创要求的产品,并达到“应替尽替,真替真用”的目标。

切实保障医疗数据安全,国产智慧医疗基建发展的首要条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信智部主任助理兼规划与管理中心主任钱琨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医院的数据,具有协同与共享需求大、敏感信息多、数据价值高等特点,各种因素导致的攻击、泄露都可能给医院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随着医疗信息建设自主国产化的逐渐深化发展,医院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正面临如安全性堪忧、功能滞后、稳定性风险等一系列针对医疗数据安全的挑战,医疗数据安全风险已经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如今,在高效保障医疗机构海量数据和信息安全基础上,合理地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科技创新技术,有效将庞大医疗数据进行信息化赋能,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已成为当前医疗机构增强医疗机构竞争能力的普遍共识。

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以卫宁健康(SZ 300253)、创业慧康(SZ 300451)、新纽科技(09600.HK)等长期为医疗行业提供IT服务的国内企业,在积极探索从传统的项目制向标准化、产品化、平台化的发展模式转变的同时,还在不遗余力地加强产品在服务医疗行业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可用性方面的迫切需求。

以新纽科技(09600.HK)为例,旗下自主研发且高度适配国内医疗信创环境的“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已为国内许多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常医疗质量管理需要汇集全院医疗数据,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对患者医疗质量的评价和医疗风险的识别。可以说,辅助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解决方案及产品是医疗机构关键数据的集大成者,医疗质量管理中信息数据管理更是保障医院全院数据安全的重要任务。

在上述前提下,新纽科技(09600.HK)“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严格遵循国家等保要求和医疗信息化数据安全标准,从多个角度确保数据安全传输和访问控制。同时,它还提供了全面的系统安全保密机制,保障处理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除此之外,“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还具备强大的“数据孪生”能力,能够为医疗机构提供定时的全量备份、实时增量备份以及容灾方案,确保数据的整体安全性。在运行过程中,该平台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保持长期实践运行中的持续稳定性,为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效降低了医疗应用场景中外部或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数据丢失、泄露等潜在风险触发后可能导致的医疗运营、事故等更大风险发生的概率。

同时,针对医疗机构业务可能发生的需求变化,“医疗质量控制与安全预警平台”也展现了良好的扩展性。无论是从产品模块还是服务性能层面,该平台都能快速适应变化的需求,为医疗机构提供灵活可变的解决方案。这种扩展性不仅提升了平台的适应能力,也为医疗机构未来的发展预留了充足的空间。

畅想未来:智慧医疗行业的天花板还很高

在《超越想象的 GPT 医疗》一书开篇中描绘了一个虚构场景,面对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医学住院实习生克里斯腾·陈通过和 GPT-4 对话,完成了对患者的救治、得到了心理安慰、并为患者向保险公司申请了授权,后续在查房中,还为肿瘤复发患者寻找合适的临床试验。生动的描述,让人切实感受到了 AI 为医疗行业带来的想象空间。

根据 IQVIA 数据,2021 年中国 AI 医疗市场规模不足 40 亿元,主要以智慧病案、信息系统和 CDSS 等应用为主,而在国外较成熟的医学影像和 AI 制药占比较低。未来 10 年,预计中国医疗 AI 市场空间将以超 30%的复合增速增长,AI 医学影像(CT、X 光、病理、超声等)和AI 制药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未来,那些深度融入国内医疗机构信息技术建设的国产厂商,将有望继续在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领域的迅猛发展中收获丰硕成果,想象空间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