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支持
联系我们

杨浩(销售总监)
展会咨询QQ: 515616785
手机: 18964878976

首页 新闻中心

又卖两家医院,国产医械巨头怎么了

近日,器械之家获悉,新华医疗(600587.SH)披露了旗下两家民营医疗机构的股权转让进展,公司分别以1313.52万元和2.52亿元的价格,将子公司持有的唐山弘新医院有限公司(下称“唐山弘新医院”)43.3333%股权以及上海辰韦仲德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下称“辰韦仲德”)合计12.85%的股权转让。

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转让上述两家民营医疗机构,符合公司提出的有序退出医疗服务板块不良资产的计划,上述交易相关事项目前已全部完成。针对与公司主业不太相关的,或者是短期之内无法扭亏的医疗服务业务,公司下一步将继续进行剥离和退出。


01

民营医院遭遇“至暗时刻”

出于避险,将两医院股权转让


作为一种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模式,民营医院具有紧跟市场需求,富于创新、灵活性,是现存公立医院为主的医疗体系有力补充, 具体到市场发展,目前爱尔眼科、海吉亚医疗、康宁医院等多家已经上市的民营医院已经在二级市场得到了良性反馈。


此外,中国第一家外资高端民营医院和睦家、国内最大心脏病专科医院之一的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神经专科医院三博脑科等医院在上市或正在上市的路上。由于资本以及大量人才的涌入,民营医院曾得到极大的发展。

在鼓励社会办医的背景下,截至2017年底,新华医疗通过外延收购和自建等方式投资了18家医院。时任新华医疗的董事长许尚峰曾对媒体透露,“不能凭空去建一座医院,那样非常困难,一定要有合作单位,把它的资源利用起来,找合作伙伴或者收购,现在就是整合资源,好好地利用起来,才能干好。”


然而,近年来民营医院的日子并不好过,加之疫情影响,医疗行业遭遇“至暗时刻”,资本市场也开始对不断亏损的民营医院失去耐心。《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显示,全国2.35万家非公立医疗机构机构,一年总计亏损1300亿元,平均每家亏损高达553万元。


从2020年至今,民营医院生存空间被极度压缩,面临人手紧缺、营收下滑等困境,甚至濒临破产,比如去年底,南洋肿瘤医院是被广州中院宣告破产的第一家民营医疗机构,自2018年8月起,该医院就已停止营业。

3.8亿拍卖失败,200多名医护集体失业

和南洋肿瘤医院一样陷入倒闭破产危机的民营医院也不少。2020年4月,由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跨界办医”建成的长沙昌恒康复医院申请破产;2020年6月,设有床位1200张、贵州单体量最大的民营医院“六盘水市凉都医院”,因投资方资金链断裂只能申请破产重组;2020年9月,大部分科室因疫情被封闭,拖欠100余名医护员工230余万元工资的四川沐川中医医院被媒体曝光,以致当地人社局有意协助该院“破产重组”......


从新华医疗近日转让上述两家民营医疗机构来看,也出现了相似的境遇。唐山弘新医院成立于2016年10月,由新华医疗全资子公司淄博弘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淄博弘新”)、唐山阿育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普瑞海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然人宋宝明发起设立,注册资本为2880万元。其中,淄博弘新持股1248万元,持股比例43.34%。

新华医疗全资子公司持股43.34%。来源:唐山弘新医院资产评估报告

唐山弘新医院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来源:唐山弘新医院资产评估报告


资料显示,唐山弘新医院于2017年12月正式开诊,是一家二级综合性医院,以心脑血管、呼吸和内分泌内科、骨伤科等为主要特色诊疗科室,配备了核磁共振、CT、DR、彩超以及先进的化验设备及手术设备等。目前拥有唐山市职工、城乡居民医保定点资质和全国医保定点资质。根据评估报告,直到2022年前三个月,这家医院的业绩才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934.25万元,净利润19.61万元。


实际上,这并非新华医疗首次“出手”旗下民营医院。2020年3月,新华医疗还发布公告称,子公司长沙昌恒康复医院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该院自成立以来,经营一直亏损,近期内难以扭亏为盈”。2020年4月,新华医疗挂牌出售子公司新华泰康的控股子公司南阳市骨科高新区医院80%的股权;同年12月,公司再次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出售控股子公司淄川区医院西院70%的股权。针对出售上述医院股权,新华医疗均表示,可降低公司经营投资风险,促进主业发展。


02

频购资产拖累公司业绩

“瘦身”回归主业提速


新华医疗成立于1943年,是我党我军创建的第一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002年9月,在上交所上市,早在2010年以前,新华医疗的主业就是医疗器械,2010年开始通过资本运营拓展医疗服务领域,走上收购扩张之路,长春博讯、威士达、中德牙科、远跃药机、成都英德等医疗器械公司陆续收入囊中。一直到2016年,从体外诊断到医院、药店等多个领域,新华医疗完成了31次并购。

新华医疗部分并购历程


业务飞速扩张给新华医疗带来了亮眼的成绩,2014年前后,其营收很快从21亿元飙升至近百亿。然而,早期接连不断地高溢价并购,也给其资金链带来不小的压力。随着经营业绩表现越来越差,负债也越来越高,收购的公司资产亏损不断。曾被冠以“红色医械鼻祖”、“中国第二大医疗器械企业”的新华医疗,在同业巨头的簇拥下,露出了他的“软肋”:薄弱的盈利能力和研发实力。


自2016年起,因频繁并购而“消化不良”的新华医疗开始“瘦身”,放弃长达五年的扩张战略,不断出售旗下资产以挽救断崖式下跌的净利润。梳理发现,公司相继处置和出售淄博众康、长沙弘成、上海方承、威士达医疗等十余处资产,受集采政策和行业集中影响,处置的资产包刚开始主要为医疗器械经销企业。


2020年10月,在新华医疗有10年工作经历的王玉全接棒许尚峰,成为新华医疗的新一任董事长。在新华医疗2020年工作报告中,“调结构、强主业、提效益、防风险”的十二字工作方针代替了之前的六字方针,被认为是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后,按照既定战略政策,公司“瘦身”明显提速,除了经销商处置的还包括非主业的医院资产包。

去年1月新华医疗挂牌转让淄博淄川区医院西院有限公司70%股权及3406.66万元债权,3月该项目以1.18亿元成交;4月受骨科带量采购等影响,新华医疗在6月30日与强生医疗终止了骨科关节、神经介入等产品业务代理合作,该业务在2019年和2020年1月到9月对整体收入的贡献比例分别为25.82%和27.15%;7月又披露拟转让华科创智16.67%股权,8月份,又以8585万元底价挂牌拟转让两家子公司大部分股权。此外,还包括近期转让的唐山弘新医院、辰韦仲德等股权部分。


梳理2021年年报发现,报告期内,新华医疗通过“瘦身”所获得的利润额达到2.30亿元,占全年净利润的41.3%。而新华医疗2020年全年净利润为2.39亿元。


新华医疗的主营业务分为医疗器械制造、医疗商贸产品、制药装备产品和医疗商贸四大板块四大板块。其中,作为主业的医疗器械制造产品2018——2021年营收占比呈逐年上升态势,分别占总营收的22.54%、29.92%、32.72%及37.27%。数字上看,“回归主业”的结果,的确得到了显现。

不过,从2022年一季报成绩来看,回归主业的新华医疗并没有在业绩上得到进步,反而失去了业绩增长的发力点。8月20日披露中报,公司2022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4.35亿元,同比下降18.8%;实现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下降2.1%;经营性现金流由11.2亿元下降至-6662万元,同比下降106%。


2021年底,德本咨询发布2021中国医疗企业行业100强名单,新华医疗位列榜单第5位。作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龙头,迈瑞医疗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52.69亿元。同样是2021年,新华医疗实现营业收入94.82亿元,营业规模为迈瑞的37.5%。从今日收盘价计算,迈瑞医疗总市值为3589亿元,新华医疗为99亿元,新华医疗的体量仅为0.0275个迈瑞医疗。


03

调结构

强主业进展到哪一步?


今年年初,新华医疗划转至山东健康集团后“瘦身”提速,以优化业务结构强化主业。此外新华医疗还连发公告,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2.84亿元,用于基于柔性加工生产线的智能制造及配套项目、高端精密微创手术器械生产扩建项目、高性能放射治疗设备及医学影像产品产业化项目等;公司拟以4819.50万元收购子公司新华手术器械40%股权;公司拟出资4900万元与多方成立高新医疗器械公司。

半年报显示,公司目前形成了以医疗器械、制药装备为主业,以医疗商贸、医疗服务为协同的业务体系。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因为下属子公司上海泰美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所致。


在医疗器械板块方面,公司的主要产品技术在国内处于优势地位。其中,感染控制产品线国内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规模居国内第一;实验动物产品线是国内动物实验设备“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开创者与领导者;放射治疗设备国内生产品种最全,规模居国内第一。

在制药装备板块,公司围绕无菌注射剂、固体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制药四个制药工程板块,打造制药装备资源整合和技术平台,主要业务是面向制药行业提供相关制剂制药的工程及设计、整体解决方案,产品结构由制药装备类向生命科学领域拓展,重点发展中药装备、生命科学相关工艺装备。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注册取得显著成绩,申报专利 113 项,新增授权专利 204 项,其中发明 专利 5 项,登记软件著作权 16 件;取得新产品注册证 6 个,标准发布和审定 2 项。


“连续式塑料瓶吹灌封一体机”和“基于多模式引导的高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评价 结论为国际先进水平,并荣获 2022 年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产品。公司创新成果层出,彰显 核心竞争力。

公司中长期研发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智能环形加速器系统研发项目开始进行型式检验工作;“85cm64排大孔径螺旋CT项目”完成样机组装,开始进行整机联调;智能化内镜中心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内镜对接机器人、自动对接机器人、自动对接平台开始进行样机组装;“旋转式BFS项目”完成主机关键工位方案设计。


目前,我国医疗器械的消费规模仅占整体医疗市场的25%左右,相较全球平均40%以上的器械消费、欧美日发达国家50%左右的器械消费水平,器械消费仍有明显提升空间。公司表示,将紧抓市场机遇,加大推进技术创新,夯实核心竞争力,促进经营业绩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