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医疗影像“老大哥”,IPO之路再启

据悉近日,冲刺创业板IPO受阻的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安科”),因保荐人招商证券已出具复核报告,已被深交所恢复其发行上市审核,目前其审核状态为“已问询”


在此前6月时深圳安科就已向创业板发起了冲刺,其IPO材料当时已被受理。但在一个月以前,招商证券公告显示,因其2014年在开展飞乐股份独立财务顾问业务工作期间未勤勉尽责,涉嫌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


受此消息影响,自8月19日起,招商证券作为保荐机构的33个IPO项目的审核状态陆续变更为中止,其中就有深圳安科。而如今,IPO之路重启,深圳安科上市成色几何,它还能否续写昔日的“传奇”?


01

医学影像“黄埔军校”


作为国内领先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提供商之一,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大型医学影像 设备及微创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其由中国科学院下属单位与美国医疗设备制造商 ANALOGIC 于1986 年合资设立,是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第一家合资企业。


国内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可以说其绕不过安科,作为国内医疗器械的骨干企业,该公司还被誉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黄埔军校”,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200多家医疗器械企业与安科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包括深圳迈瑞、理邦、安健等企业。


在成立之初,安科即肩负“早日研制出我国自己制造的磁共振成像系统,改变中国医疗器械工业的落后局面,并为我国科技兴国,发展高技术产业化探索新路”的历史使命,坚持自主创新与研发投入。并集结众多知名专家教授,及吸纳名校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加入。

其仅用了两年时间,1988年,安科成功研发了第一台MRI样机,这也是国内第一台自主研发的MRI设备。之后公司还开创了中国大型医疗设备领域的多个行业第一,如中国第一台彩超、中国第一台螺旋CT、中国首台移动CT、中国第一台高端口腔CT等等。

目前安科已实现 128 排 256 层 CT、1.5T 超导 MRI 等高端影像设备规模化生产,掌握高端CT系统设计、宽体探测器、CT影像链算法及相关的高端制造工艺、MRI 谱仪、MRI 内源性灌注等 38 项核心技术,获得发明专利 58 项。


并取得 34 项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39 项境外医疗器械注册证,且有 18 项产品遴选进入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另外,在建的安科高端医学影像创新中心总投资4.4亿元,也拟于今年12月完工。


02

核心收入靠CT盈利


据招股书介绍,安科主攻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和生产,目前有4大类产品,包括CT、MRI、XR和微创治疗设备,主要销往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此外,安科还经营产品的售后配件及服务。


和国产品牌新晋黑马联影医疗相似,疫情爆发时的2020年是安科得以冲刺上市的重要转折点。2020年,在全国爆发的新冠疫情使得CT市场需求大涨,安科顺势推出了车载CT和方舱CT,CT产品销售收入大涨,扭转了业绩亏损的局面。


此前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安科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6198.18万元、6800.55万元和7091.23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4.66%、12.17%和10.40%。

公司拟发行募集资金也将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安科松山湖医疗设备建设项目、 安科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 、安科营销网络升级及品牌建设推广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总计7.02亿人民币


其安科主攻大型业务医学影像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包括 X 射线计 算机体层摄影系统(CT)、磁共振成像系统(MRI)、X 射线摄影系统 (XR)、微创治疗设备,另外公司还经营产品的售后配件及服务。目前公司已在全国设有各级分公司和办事处,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全球拥有超过11000家医疗机构的直接用户,具有完整的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

其中CT产品这近年的销售额相比2019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占总收入的比例也进一步提高。2019年至2021年,CT产品分别收入1.95亿元、3.32亿元和4.54亿元,收入占比从46.02%飙升至2021年的67.5%。


CT市场突飞猛进,但疫情的反复也对安科其他产品的销售带来负面影响。近年来,安科另一主营产品MRI的收入连年下降,从2019年的1.55亿元降至2021年的1.22亿元,占比也从37.07%收缩到18.07%


而在这种营收结构下,安科面临的风险不小。当疫情趋于稳定,加之市场竞争激烈,CT产品的销售业绩很可能会下滑。


这也反映在CT产品3年来的均价变动上。安科CT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经历了2020年的上涨后,2021年的均价跌至146.6万元/台,低于2019年的148.96万元/台。


此外,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安科MRI产品的均价也受到了影响,从2020年的195.53万元/台降至2021年的190.1万元/台。但凭借多年的深耕,目前安科在国产品牌中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03

国产医学影像设备市场

多企业进军其市场将持续增长


医学影像设备市场是医疗器械行业中技术壁垒最高、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之一,在临床医学诊断中发 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1 年其市场规模达到 458 亿美元。随预计到 2030 年全球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 74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5%。


而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目前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处于较快增长阶段,根据灼识咨询统计数据,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300 亿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524 亿元。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将促进临床影像检查需求的相应较快增长。预计到 2030 年,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 1,115 亿元,2021 年至 2030 年复合增长率为 8.8%。


同时随着国家推动医疗体系深化改革,明确加快建设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注重完善基层医 疗机构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配置,并出台政策鼓励提升民营医院、独立影像诊断中心和体检中心等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水平,推动了医学影像设备, 尤其是 CT、MRI 等大型医学影像设备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渗透率提升,市场将迎来进一步发展。


据招股书显示,安科多次提及其对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的野心——“以努力实现我国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产业化、规模化和效益化为目标”,“持续推动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进口替代进程”。


目前,安科的产品已能销往国内三甲医院超100家。在建的安科高端医学影像创新中心总投资4.4亿元,拟于今年12月完工。


而可以肯定的是,国内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发展至今,由GPS巨头们垄断的局面,已被撕下一道道口子,未来可期。但若与国产品牌“排头兵”联影医疗相比,安科的研发投入从绝对值上看仍有较大差距。

联影医疗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联影医疗研发投入分别达6.9亿元、8.5亿元和10.48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3.17%、14.76%和14.45%。


而若此次上市顺利,安科计划募集7亿资金用于安科松山湖医疗设备建设项目、安科研发中心升级建设项目、安科营销网络升级及品牌建设推广项目与补充流动资金,以进一步扩大公司生产规模,加大对高端产品和核心部件的研发,促进广告和品牌推广。


04

股东超百名,无人股


而在招股书里,深圳安科将自己36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用20年完成了初创使命,又用3年时间走出瓶颈期,用7年时间实现技术积累;之后,自2018年起至今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但招股书中也显示,在快速发展期间,公司股权较为分散,没有控股股东。截至6月21日,深圳安科共有41位股东,经股权穿透后,认定的股东人数一共是107名主体。


其中,朱黎明为第一大股东,直接持有 12.67%股份,第二大股东麦星灏旻持有8.35%股份,第三大股东江苏民投持有7.23%股份。招股书显示,上述股东所持股权比例均不足 30%,而且依其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尚不足以对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深圳安科无控股股东。


朱黎明为深圳安科实际控制人,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13.03%股份,如果公司本次发行成功,接受部分股东、员工持股平台表决权委托之后,其将合计控制28.62%股份的表决权。

对此,深圳安科直言,“由于实际控制人持股和控制权比例较低,且公司股权相对分散,若在上市后潜在投资者通过收购控制股权或其他原因导致实际控制人控制地位不稳定,将可能对公司治理和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41名股东中,员工持股平台多达10家,背后涉及员工约有150人。其提倡员工持股,或许也是深圳安科仔细考虑过的。2007年,深圳安科陷入资金困境,不少员工选择离开,公司一度人才大量流失。目前深圳安科的董事与高管,大部分是2021年前后重新上任的。


后为了维持公司的稳定,深圳安科表示,“设立上述员工持股平台可以使公司骨干员工通过间接持有公司股权的方式分享公司的经营成果,有利于增强公司凝聚力、维护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有利于公司建立健全激励约束长效机制,有利于兼顾员工与公司长远利益,为公司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1年末,深圳安科合并累计未弥补亏损达1.84亿元。


— —


而如今深圳安科恢复上市进程,但面对已改变的市场,深圳安科要回到顶峰,也并非易事。其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所披露信息,该公司接下来是否可以顺畅通过审核正常上市,器械之家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