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浩悦资本举办的“2019第三届医疗健康投资卓悦榜峰会”上,以“未来已来”为主题的医疗新技术圆桌对话汇集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医疗新技术在产业赋能中的种种探讨。各位嘉宾围绕前沿技术发展、技术落地情况以及所存在的风险,分享了各自生动的观点看法。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圆桌对话:《未来已来》
对话主持人:杨瑞荣(远毅资本创始合伙人)
对话嘉宾:
赵春林(安龙基金创始人)
任博冰(BV百度风投副总裁)
毕元锋(动脉网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
黄昕(凯风创投管理合伙人)
曹原(推想科技运营副总裁)
徐颖奇(壹点灵创始人)
主持人杨瑞荣:毕元锋总所在的动脉网对新技术的研究比较深入,能否请您为这场对话开题,什么是新技术?什么是未来已来?已来的是什么?未来的是什么?
动脉网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毕元锋
毕元锋:用两句话来解释一下我们眼中的新技术到底是什么。动脉网有一个特别核心的口号,我们关注技术驱动下的健康医疗产业变革。这个新技术指的是,原来并没有在医疗产业当中发生过巨大作用的底层技术,或者叫通用技术。它原本不是这个产业当中的技术,经过这五年的积淀和研究,我们大概把医疗新技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数字技术,是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R、VR这一类技术为主体的数字技术。它的核心目标是两个价值,一是提高效率,二是发现新的需求。
第二类是生物技术,主要是以基因和现在的单抗、多抗、核酸等生物技术为主体。主要的方式是类药的治疗解决方案。
第三类是以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为主体的技术。这一类技术主要有两个部分,一是类手术的解决方案,比如手术机器人。二是以解决康复为主体的技术,比如外骨骼机器人。
主持人杨瑞荣:新技术的典型代表是AI。请问推想科技的曹原总,对于推想而言未来将要到来的是什么?
推想科技运营副总裁曹原
曹原:在各个行业里,包括和投资人沟通,在医疗行业大家都知道AI是好东西,但是如何切入医疗这个传统行业,大家有不少困惑。AI和医疗,无论是技术还是切入的行业,还是规模而言,很多特征都是截然相反的,所以经常会有人提出疑问,AI是一个很好的技术,但是你们如何切入到的医疗行业里?包括市场规模,我们看到有很多商业化落地的可能性,最关键的问题是,市场规模有多大?
如果单将AI看作是医疗产品,那市场规模可能仅是小于几十亿的市场。但如果将它看作是为产业赋能,例如切入到医疗信息化产业里,打通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将会是几百亿医疗信息化服务的市场规模。
主持人杨瑞荣:我们已经来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未来将要来临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曹原:最主要的不能单看AI,必须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今年,商业化会得到不少的验证。很多的模式在没来之前都会存疑,但等它来临以后,大家会发现是理所当然。推想今年一个最重要的工作目标,就是把商业化的上下游全部打通,并且验证给市场看,这个市场规模不只是大家所想象的,仅几十亿的一个产品市场规模。
主持人杨瑞荣:人的心灵和心理是最高深莫测的。请问徐颖奇总,壹点灵在心理这个领域有什么直接的新技术应用,以及在这个听起来发展并没有特别迅速的领域里,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
壹点灵创始人徐颖
徐颖奇:我们通过一套数据分析方法,对客户的性格特征做测评,并通过测评结果精准匹配咨询师。同时,我们也在研究语义的方法,根据客户回答的方式和语速,感受到客户目前的状态。第三,对于微表情的研究。心理咨询发展较慢的一个原因是,中国老百姓很大部分是不愿意走到心理咨询师面前,但通过互联网匿名交流、互相看不到的情况下,心理咨询师唯一的判断标准是通过声音。普通的咨询师很难把服务做好,这时就需要技术来支持,语义识别技术可以在包括说话速度、音调高低、言语愉悦感等方面,在后台指导咨询师。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最难的是从业者成长的速度,大部分案例70%-80%是相同的。我们的数据库通过大量的案例,来积累大量的结构,咨询师从数据库可以调取以往案例的解决方案,辅助他的咨询工作。
主持人杨瑞荣:请问心理咨询师的量表何时能更自动、更客观?
徐颖奇:现在的量表都是答题式的,国外很多人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答题,但中国人有一个特色,会猜测题目背后真实的答案是什么,所以答出来的题未必是客观、真实的,虽然在很多量表里会有测谎的题目。例如我们在面试的测量表中,会测量身心健康,往往具备反侦察能力的人,会猜测出最佳答案。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增加了面部表情监测功能,包括答题过程中心态、心率的变化,行为和认知的分析,基本上就可以达到目的。
主持人杨瑞荣:请问凯风创投黄昕总和安龙基金赵春林总,美国的医疗新技术与中国相比,是领先还是已被中国所超越?双方各有什么优势?
凯风创投管理合伙人黄昕
黄昕:凯风创投是坚持做早期技术投资的一家机构,大部分在天使轮或Pre-A轮进入,通常情况下也都是领投方。从我的角度并没有区分中美两国,而是技术层面全球范围的竞争力,是否能解决现有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大家对精准医疗比较了解,在我们看来,精准医疗仍停留在让病人匹配正确药的阶段,其中缺乏一个维度,就是如何在正确的时间给病人施药。我认为人工智能是给原有的技术赋能,形成完整的闭环。从凯风的角度,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我们关心的是未来趋势和技术本身是否能够带来一些革新性的东西。
安龙基金创始人赵春林
赵春林:中国科研和研究方向已经和美国比较接近了,但我觉得医疗创新仍有很大差距。原因不是新技术不行,最大的原因是医生工资太低,因为所有医学新技术都需要医生来认可。对于我本人而言,在美国13年,回国已经15年,看医学创新,心里还是挺兴奋的。80年代,我们在学习的生物学、基因编辑、细胞治疗、干细胞、基因诊断等,这些技术全都做出来了,我们也投了很多新技术的公司。这些技术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先从美国出来,中国的公司如果想做新技术的创新,应该先看国外哪个新技术公司刚融资成功,估值上亿美元,如果你和这样公司的团队一起创业,我愿意投资。
主持人杨瑞荣:整个互联网医疗从1.0到2.0时代,1.0是以流量为入口。百度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也是一家医疗服务公司。作为相对独立的BV百度风投,对于以AI、互联网为例的医疗新技术,你们是如何看待所出现的新事物的?
BV百度风投副总裁任博冰
任博冰:AI时代的新技术,特别是在生物医疗领域,还是沿着AI感知、计算,到新的生命体的诞生。细节上,感知高颗粒度的数据,新的数据轴的补偿,计算方面的低功耗,更小的感知、计算加成的新传感器,新的生命体方面则包括类器官、细胞机器人,或者可以模拟器官,同时又能感知加计算的一个身体的新器官、新组件,甚至加上脑接口后,成为新的人类。这是我们对AI时代新的医疗和生物技术的研究。
我们会绕开传统的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投资,根据这方面的研究,我们会投一些AI时代的生物技术公司和创新解决方案公司。在国内更多会找创新解决方案公司,以新技术、新产品、新用户群的定义,加上保险和新的服务模式,去解决一个很重大的问题。而美国那边我们投的更多的还是生物技术,在国内我们仍然在挖掘更多AI时代的技术公司,这是伴随着我们的一条投资逻辑。
主持人杨瑞荣:对于具有颠覆意义的新技术产品,都会面临价值观与伦理、隐私与监管的风险。请毕元锋总分享一下,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对风险是怎样看待的?如何去防范?
毕元锋:根据这几年的统计,在新技术介入领域,我们看到的风险主要是这几个方面。
第一是与立法有关,从市场来看,监管从来没有约束或者限制这个产业的发展,只是最开始没有说边界在哪里。在此过程中,监管一直采用的是后处理的方式,这是一个风险。这个风险最核心的防范关键,是在于能否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以及所产生的社会价值。
第二个风险是和既得利益者的冲突。这个产业从前二、三十年起,已经构筑了一批既得利益者。对于医生而言,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去传播自己的价值,从中获得自身价值的重构,这样的新技术其实特别实用,不依托医院也会有患者。虽然这仅是很平凡的互联网技术。由此可见,与既得利益者的冲突,将是一个长期会存在的问题。
第三个风险是所有新的模式、新的技术都会有的一个问题,就是一定会有失败的概率。失败的概率一定会有,所以大家需要宽容,允许创新者尝试、失败,允许他们重新站起来,这是最重要的。
主持人杨瑞荣:在影像领域,也会面对大量数据资源无法使用,对于推想科技而言,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困难?
曹原:对于推想而言,虽然数据不是我们的,是医院和患者的,但算法是我们的。刚开始我们在研发模型的时候,的确是国外的医院更加开放。如果做成的产品的确有效果,国外的医院愿意把一定的病人数据库开放,但也一定会签署严格的保密协议,包括进行数据的脱敏,我们拿到的数据不会携带任何病人的个人信息。
我们更多的目的是,希望让模型更加优化之后,算法可以被医院使用。在这一点上,我们过去一直是在做数据累计量上的算法提升。我们只有算法,并不会拿出任何病人的个人数据,包括我们所有服务器都是布局在医院的本地环境中。对于美国,甚至包括日本、欧洲这样对隐私非常严肃的国家,我们也是单纯的拿算法过去,进行赋能和输出,并不会对数据进行占有。
主持人杨瑞荣:从大的互联网角度来看,有没有新的商业模式在整个大健康领域跑出来?
任博冰:说到流量,以及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医疗等方面,我们的思考还是从创新解决方案角度。过去更多的是想从医疗机构本身获得患者的数据和流量,分级诊疗还需要颠覆式创新,这种颠覆式创新并没有做的很好,这种颠覆没有造成原有格局的改变。
从其他行业来看,要想获得新的流量,打出一个新的主题,不一定需要全部颠覆。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以保险为切入口的领域,保险在过去是一个金融工具,未来是一个服务和流量的入口,如果要承载这个入口,没有对新数据的判断和风控,没有借助新的服务链条、新的人群的一个串接,以及通过各种资源的串接获得数据,所以保险只是一个入口,具体的服务仍然是一个解决方案。
这样的公司在美国做的很好,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主题,做各种细分人群,细分到按照一个年龄段、一个收入水平、一个区域的人群,都可以做成独角兽的公司。这在中国还很少,我们希望发现以及培养更多的创业者,能够在模式或者创新解决方案上,利用中国医疗体系做一些想象或者颠覆,相信未来一定有很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