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增长最快的IVD细分领域——超百亿POCT有哪些爆发潜质

上个月底,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全面重新开放英国经济和社会——取消所有剩余的抗疫限制措施,包括确诊患者自我隔离的限制。群体免疫的“发明者”再次以先锋之势,释放了全球抗疫策略转向的重要信号。

对于IVD行业来说,这种疫情防控的开放化,代表着诊断场景将逐渐从中心实验室,向基层甚至C端渗透,即时、简便、家用,使POCT迎来快速发展契机。

全球市场上,POCT的火热已经有迹可循:

  • 国际方面,凭借新冠检测POCT产品爆火的Quidel,去年底一举以60亿美元收购老牌IVD企业奥森多,超越希森美康、豪洛捷、珀金埃尔默,光速站上全球IVD第七的位置。

  • 国内方面,去年,先有罗氏诊断合作南京仁迈,又有希森美康牵手泽成生物,跨国企业纷纷抢起了本土企业POCT产品的独家代理。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国内POCT行业借疫情之势突飞猛进,增速达到了24.7%,市场规模在93亿元左右。预计到2026年,这个数字将超过260亿

分级诊疗主旋律之下,叠加DRG/DIP对性价比的极致追求,以及稳定可靠的技术迭代,我们有理由相信,POCT的红火指数将长期保持。

“去实验室中心化”,拓宽IVD的边界


POCT(Point-of-care Testing)又名即时检测,是一种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的检测方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快速、随地、对操作者的要求低。

虽起步较晚,但即时检测却是人类最早起念的体外检测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那时的人类就有了用蚂蚁检测糖尿病的奇思妙想。

1959年,以干化学试纸检测血糖及尿糖的方法开始兴起,1995年,国际上对POCT概念有了正式定义。

2004年,POCT概念及技术引进中国。2015年,国内POCT第一股万孚生物上市后,资本市场开始目光聚集,推动了国内POCT行业的快速发展。

应用场所看,传统生化免疫检测主要集中在医院检验科、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等中心实验室。POCT则不同,主要客户在各级医院的急诊、基层卫生院、家庭等,更加小而散。

▲POCT产品应用场景,迈克生物招股书

但机会也更多,比如还可应用在食品安全检测现场、环境保护现场;海关检疫、违禁药品快速筛查;法医学现场;生物反恐现场等。

总得来说,POCT突破了空间限制,解决了大型诊断设备的空间局限痛点,实现了“去实验室中心化”,让高大上的体外诊断技术走向诊所,甚至走向家庭,不断拓展IVD行业的边界。

谁有脱颖而出的潜质?


POCT虽然赛道之红火,尚未发展到垄断、频繁兼并收购的阶段。
  • 一方面,POCT市场偏向基层,市场仍有待发展。

  • 另一方面,产品、技术众多,企业定位各异,寡头格局难以形成。

国内POCT市场仍由外企主导,据渤海证券数据,国外品牌占60%,以罗氏、雅培、丹纳赫等为主,国内企业占40%。

全球主要玩家:罗雅西贝领衔,巨头多以并购养成

全球巨头多以并购养成。
  • 2014年4月,罗氏诊断耗资4.5亿美金收购IQuum公司,进军分子诊断POCT细分市场。

  • 2016年11月,西门子医疗宣布收购德国POC数据和开放连接系统方式提供商Conworx Technology GmbH,从而拉开POCT生态体系的帷幕。

  • 2016年,丹纳赫以40亿美元收购Cepheid,一举弥补了在POCT和分子诊断业务上的不足,更加有实力与其他三巨头全面抗衡。

  • 2017年4月,雅培以每股51美元,总价5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艾利尔(Alere)。一跃成为全球POCT顶级玩家。

早期的前瞻布局,才有机会吃到风口来时的红利。

根据2021年财报,过去2年全球IVD巨头的业绩主力——分子诊断增长曲线开始下滑,而POCT业务顺利接棒,完成了很好的增长接力。

  • 雅培收购美艾利尔得来的快速诊断业务继续大涨+95.4%,算是后疫情时代雅培诊断的中流砥柱,贡献了高达近86亿美元的营收。

  • 罗氏诊断POC诊断事业部营收26亿瑞士法郎(28 亿美元),同比暴增138%主要功劳来自SARS-CoV-2快速抗原测试。

  • 西门子医疗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对新冠病毒抗原快速检测的高需求,贡献了约10.8亿欧元营收。

今年JPM大会上,雅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Robert Ford就曾表示,计划建立更具可持续性的即时诊断业务,其中包括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以及医院以外的其他渠道。 

可见,全球巨头有意借POCT之力,将体外诊断业务向多场景延伸的趋势。

中国主要玩家:极具增长潜力,万孚生物占据行业“C位”

尽管国内POCT起步较晚,但却拥有全球最快的增长率,市场潜力巨大。

国内公司以上市公司万孚生物、东方基因、明德生物、基蛋生物、奥泰生物为代表,公司总数超过200家,其中大部分为中小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

其中,万孚生物是国内最早上市的POCT厂家,多年专注POCT赛道,市占率达10%,产品线、营收、盈利能力均处于领先地位,牢牢占据行业“C位”。

从产品线来看,得益于先发优势和前瞻布局,万孚生物拥有国内最全的产品线和技术平台,近十年间一直领先于同行。

部分POCT企业产品序列比较(按应用领域)来源:公司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从营收来看,2020年万孚生物实现总营收28.11亿元,远高于其他POCT可比公司明德生物(9.59亿元)、基蛋生物(11.23亿元)、热景生物(1.12亿元)。

按盈利能力看,2021年上半年万孚生物销售毛利率为68.76%,同样高于可比公司明德生物(63.32%)、热景生物(63.32%)、基蛋生物(65.43%)。

此外,国内后来者还在前赴后继:其他POCT上市公司还包括博拓生物、安旭生物。瑞莱生物、北京华科泰生物等正在上市准备期中。

多重利好加身,POCT未来可期!


虽然国内起步较晚,但却恰当的踩中了风口,当下市场的多重利好,正在为POCT行业快速发展修桥铺路。

技术迭代出新,行业天花板不断提高

POCT技术平台历经从定性到定量的迭代,据火石研究院,主要分为2大类:

  • 第一代,早中期技术,如免疫层析、胶体金、干化学等,迄今仍被众多企业采用;

  • 第二代,新兴技术,包括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微流控技术等,能提高产品稳定性、准确性。

新技术的赋能,缓解了传统观念中人们对POCT的担忧,使其精确度、稳定性更上一层楼。

比如

  • 纳米金免疫层析+POCT,使药物滥用检验、献血车现场检验成为可能。

  • 微流控芯片技术+POCT,使所需的样本量,缩小到微升或纳升级别。

  • 化学发光技术+POCT,结合为小发光产品,兼具高灵敏度和便捷性。

IVD增长最快的赛道之一,占比提升

对比全球2000年和2018年IVD市场结构数据,可以看出各细分领域的变化趋势,其中:

  • 市场占比变化较小的领域最多,包括:免疫诊断、微生物、血糖检测、凝血检测。

  • 占比显著下降:生化诊断,从25%到13%。

  • 占比大幅提高分子诊断和POCT,其中POCT从7%增长到11%。



细分来看,POCT最大单一市场为血糖检测主要为糖尿病患者提供血糖仪,据Kalorama预测,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就约为64.3亿美元。

非血糖POCT领域市场规模约为110亿美元,行业增速约为10%。2018年数据显示,

  • 心血管检测地位最高,占据POCT市场份额25.93%,市场规模接近30亿美元。

  • 其次是传染病检测(11.37%)和毒品检测(7.52%),妊娠检测由于市场饱和度较高行业增速居后(4.32%)。


▲全球POCT细分领域市场格局,资料来源:渤海证券

在中国,据医械研究院测算,2018年,POCT(非血糖)市场规模约为99亿元,年化复合增速在20%以上,预计2022年国内POCT市场将超过百亿。

国内外新冠市场红利尚未释放完毕
疫情以来,国内新冠检测主要以核酸检测为主,因此,对于POCT产品利好性不如分子诊断,其销售业绩来源主要是海外。
其中,最令人乐道的就是九安医疗,去年底,赶上美国爆发的奥密克戎,九安医疗接连拿下超百亿元的大单,去年四季度赚的钱,比过去15年的总和还要多得多。

凭借新冠异军突起的东方生物也是因为创立之初即在美国休斯顿设立了全资子公司。2020年,东方生物IVD业务中,境外收入占比高达94.87%。2021年12月30日,该公司新冠抗原自测试剂被美国FDA EUA授权为西门子医疗指定供应商,预计将快速放量增长。

这两家企业已经做了示范,吃到了早期耕耘者能够吃到的最大红利。随着中国防疫进入下一阶段,预计POCT试剂盒也将更多的“出口转内销“,释放国内增长潜力。

POCT的便捷性,是激活急诊和基层需求的“一把钥匙”

分级诊疗,是POCT产业的大机遇。

POCT操作便捷,不需要配套大型检测仪器,因此检测仪器一般价格较低,可以在性价比上呼应基层医疗机构的需求。

另一方面,“五大中心”建设也是POCT发展的绝佳机遇。

从2017年开始,国家陆续投入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及新生儿五大中心建设,以胸痛中心为例,2018年底共计783家,2022年迅速增长至5000家。

这些以危急重症为主的中心建设,是促进心脑血管、感染类等POCT设备快速放量的重要契机。

目前头部的国内POCT企业,在跌跌撞撞中算是稳住了脚跟。但本行业素有跨领域扩张的传统,不能排除未来IVD国内巨头如迈瑞医疗、安图生物等向POCT市场进军,届时,竞争势必更加激烈!

· END ·

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